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听说高柴要赴郕邑担任邑宰,这叫一个叫李四的郕邑人高度紧张起来。
原来,李四刚死了哥哥,李四自幼丧父母,全靠哥哥一手将他拉扯长大。但凡有好吃的,哥哥都省给李四吃;但凡有累活脏活,哥哥都不让李四干。
谁知,好人不长命,一日哥哥赴山上砍柴,不幸跌落山崖而亡。
失去了哥哥的李四却貌似并不悲伤,甚至应该还在丧期的他居然不穿丧服,与平日里一样,饮酒,作乐,游手好闲。
这令左邻右舍看不下去了,有人就提醒他道:“你老哥生前那么疼你,如今不幸去世,你却不为他服丧,这也太过分了吧?”
当然,用当时的话讲,这个过分,指的是太不悌了。
李四听后却一脸不屑,道:“我穿不穿丧服,关你屁事?我哥去世,我当然是悲伤的,但这个悲伤只要在内心默哀即可,为何非得那么麻烦,一定要穿上丧服?”
邻居们听后纷纷摇头叹息,李四也不管不顾,照旧我行我素。
谁料,仅仅过了两天,邻居就看到李四穿起了丧服,于是有长者夸赞李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错不错,你披上孝服,为你哥守孝,你哥生前没白白对你好,他在地下也就可以安眠了。”
谁知,李四却摆摆手道:“服丧守孝这样的事,劳民伤财,且不符合实际,我是不赞同的。不是我想改变初衷,只是听说大司寇孔丘的弟子子高要来郕邑担任邑宰,他可是高度重视孝悌这玩意儿的,什么泣血三年都干得出来。如果我不愿为兄长穿丧服的事被他知道,估计饶不了我。”
啊?原来,你小子不是回心转意替兄长服丧,而是因为邑宰子高的关系啊。
众人纷纷摇着头叹着息,但不管如何,高柴“重孝悌”的高尚品行确实影响了很多人,整个郕邑的民众都以高柴为榜样,郕邑掀起了一股重孝悌、守礼节的新风尚。
所以,孔子得知此事后,感慨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高柴在郕邑治政,推行教化,处事公正,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不久后,高柴的夫人却不幸生病去世。高柴在张罗着夫人的丧事时,出殡队伍不小心践踏到了老百姓的庄稼。
当时有一个叫张三的朋友就提醒高柴:“您作为郕邑最高长官,如今损坏了百姓的庄稼,应该及时赔偿才是。”
高柴却摇摇头,道:“因出殡而导致庄稼受到践踏损害,这是事实,但我却没有赔偿人家损失。我这样做,我的主人孟孙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我的朋友也没有一个因此而离开我。
为什么呢?这正是因为我是郕邑邑宰,我的一举一动,关系到郕邑的治理。如果我赔偿了百姓的损失,那就意味着我出钱去买了道路费一样,这是不合法也不合规的。以后,我离开了郕邑,那继任的邑宰该如何治理郕邑呢?”
高柴一边说着,一边指着那些被损坏的庄稼,叹着气道:“占道种粮,已经很普遍了。”
张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高柴不赔偿损坏百姓庄稼,并非是因为高柴以邑宰身份仗势欺人,而是指出了随意占道种粮的弊端。
占道种粮?
是的,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鲁国实施“初税亩”等经济政策以来,人们对于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影响到了井田制。
井田制我们前面介绍过了,其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田间是有纵横交错的“阡陌”,这原是供人们行走的道路。
但由于原先的耕田越来越不够用了,庄稼的耕种就逐渐侵占到了田边的道路。于是,阡陌之上就种有了庄稼,而阡陌却越来越狭窄。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