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终于赢了一把,得意忘形的乖孙,朱元璋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忍气吞声的软包子,他朱元璋也不喜欢。
该忍则忍,该干就干,没一点锋芒还怎么说是他朱家子孙。
有原则有手段,简直像极了他朱元璋啊。
果然不愧是他老朱亲亲大孙子。
第93章第93章把我当个外人吧
进入秋天,白日分明还残留着暑气的尾巴,到了夜晚就变得凉幽幽的,尤其半夜起个床还有点冷飕飕的。
近来宫中受寒感冒的宫人不在少数。
太医院的大人们都是给主子看病的,宫人生了病要么自己熬过去,要么跟了个好主子,得了恩,有幸去太医院找医侍看诊拿药。
半夜裹着棉衣,在冷风中哈气吹手的宫女宦官心想,今年发下的秋冬宫装比往年更薄,还没入冬,他们穿上冬装都不怎么御寒了。
这日子,到了冬天该怎么熬啊。
每年宫中都有病死或冻死的宫人,死得悄无声息,死后裹上一层薄席抬出宫就算下葬了。
以前马皇后在的时候,遇上这种冷热变换,风寒多发季节,就会命令太医院的熬煮药汤,身体不舒服的宫人都能去领药汤喝。马皇后还会命令太医领着一众医侍给生病的宫人看诊,就连药钱都从公中走。
宫人们每月都有银钱俸禄,他们手头有点钱,不过在宫里生活也要上下打点,留在手上的不多。
就算是手头有钱的宫人,没有上头主子恩准他们也不能找太医院的看病。
所以马皇后此举对无权无势的宫人来说,无疑是再生之恩。
即便如此,马皇后在的时候后宫还是时常有宫人病死冻死。
诺达的皇宫,权利的中心,总有一些角落是上位者看不到,顾及不到的。要想在这宫里活得像模像样点,只能往上爬,跟上一个好主子或是谋上一个好差事。
马皇后刚走那两年,宫里到了季节交替时还会遵守她之前定下的规矩。
后面宫里发生了一起宫人贪污药材的事件,于是到了郭宁妃协助管理后宫诸事,她就下令收回马皇后给宫人们的恩惠。
不知恩图报,反而贪心不足,这样的奴才要来何用。
再说每年拨给宫人看病喝药的钱也是不小一笔了,既然要推行马皇后的节俭作风,那该省的就要省下来。
宫里免费领取的汤药没了,连多病时节给宫人看诊的太医院医疗团队也没了,那些生病的宫人没有意外就只能熬着拖着,运气好活下来,运气不好就是命了。
马皇后去世,后宫诸事就交由李淑妃主管,郭宁妃和郭惠妃、太子妃吕氏从旁协助。
李淑妃近两年身体不适,管理后宫的权利就交到郭宁妃手上,由郭惠妃和太子妃吕氏协助。
说起这位郭宁妃,她是朱元璋的十皇子,也就是鲁王的生母。鲁王就是从小跟秦王交好,小时候被奶团子朱高炽一鞋底子抽出鼻血的家伙。
要说起这位郭宁妃的身份,那也是相当显赫了。其父兄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创业打天下的原始班子成员。大明建立后,郭宁妃之父封公,兄长也封了侯,前些年屡立战功的弟弟郭英也受封武定侯。
武定侯郭英,大明开国名将之一,如今正是当打之年,加上行事稳重,忠心不二,很受朱元璋信任和重用。
郭氏一门一公两侯,也可是说是大明顶级功勋贵族之一了。
而郭宁妃嫁给朱元璋的时间不比马皇后短多少,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吃过苦的,感情自然比后来收入宫中的嫔妃好。
郭宁妃的独子鲁王,自出生就比其他皇子兄弟更得朱元璋关注些,小时候也算聪明伶俐,学业也还不
错,颇得朱元璋喜爱,这也难怪鲁王从小就是个两面派,在朱元璋面前乖巧伶俐,到了兄弟跟前就傲慢不可一世,张口就敢嘲讽潭王这些兄弟。
嘴巴太傲,自视甚高,没大没小的,然后毫不意外的,在鲁王一帆风顺的童年遇上了一个硬茬。
那硬茬就是朱棣了。
哪怕弟弟比他小十来岁,朱棣也没有不能以大欺小的直觉,不听话就是找揍,此乃朱家至理名言。
鲁王被揍,私下里当然找朱元璋哭诉过,朱元璋也是气得无语了,想他朱老四好歹也十几岁了,还是当兄长的,他怎么好意思动手揍一个五六岁弟弟的。
于是朱棣揍鲁王,鲁王哭诉,朱元璋就揍朱棣,朱棣挨了揍,转身就揍鲁王。
揍了几次,鲁王就老实多了,在朱棣跟前再也不敢翘尾巴了,也不敢当着朱棣的面给其他兄弟难堪了。
看着‘老实多了’的鲁王,朱棣满意翘起嘴唇,果然,没有什么是一顿揍解决不了的。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