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说不分,私下姐姐妹妹的叫,便不是大小了?”
“日后你登基,难道便不册立皇后,太子了?”
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平日挺灵光,没想到今日为了能娶徐家的姑娘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后宫不分大小,说起来简单。
其实朱元璋心知肚明,这种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正如他方才所说,就算朱标不明确每个妃子在东宫的地位。
她们自己也会根据出身之类的姐姐妹妹的叫。
朱标很显然早就准备充分。
直接按照自己的腹稿说道:
“父皇说的这些,儿臣何尝不知?”
“但正是如此,儿臣则更要娶了妙云!”
朱元璋见朱标还是不死心,心知这事八成是没跑了,心中暗暗为自己的老兄弟道了一声对不住,静待朱标的下文。
朱标解释道:“徐叔叔家的,妙云端庄贤惠,知书达理,顾全大局是人尽皆知的。”
“而常氏在东宫的地位,不需言表。”
“可是常氏生性温和,不喜后宫争斗,而那吕氏则是个有心计的,长此以往,儿臣觉得常氏的步步忍让会让吕氏得寸进尺。”
“而且吕氏已然有了身孕,若是雄英和常氏出了什么岔子,儿臣的后宫……”
不等朱标说完,朱元璋猛然怒喝道:
“她敢?!”
“咱的大孙岂是她那庶出的皇孙能比?”
“咱的儿媳,伯仁的女儿,又岂是她吕家一个侧妃能比?”
“咱的大孙和儿媳若真因她有什么闪失,咱让吕家人都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在意,光看名字都能看得出来。
朱雄英是朱元璋的子孙中,唯一一个没有按照字辈取名的后代。
雄英二字,寄托着朱元璋对这个孙子的殷殷厚望。
更为为了指定朱雄英为隔代继承人,立下太子嫡长子十岁之后册立为皇太孙的制度。
而朱元璋对常氏的态度,自然不用多说。
常遇春在军中暴毙不到一年,朱元璋便将常氏册立为太子妃。
一方面是为了让常家不至于衰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老兄弟的子女。
而不管怎么说,朱元璋和马皇后是打心底里将常氏当作儿媳对待。
对于吕氏则不然。
甚至在朱元璋心中,吕氏的身家性命,甚至抵不过常氏一根头发!
但是朱标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后世很多人都曾猜测,常氏难产而死,朱雄英早夭,或许就是吕氏为了让朱允炆出头做了不光彩的事。
朱标沉声道:“父皇和母后还有儿臣都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东宫,若是真的有什么闪失,悔之晚矣。”
“若是妙云能够嫁入东宫,以她的玲珑心思,在常氏与吕氏之间斡旋,儿臣也能放心不少。”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