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1章 施汝为吃闭门羹(第3页)

就算胡适当初曾经很看好陈慕武,但是现在他十分不看好后者在斯德哥尔摩办起来的这所大学。

故而胡适礼节性地对施汝为说,他要再考虑考虑,然后客客气气地把访客送出了自己家门。

实际上,这就是拒绝陈慕武邀请的一种表现。

施汝为也有些搞不通,提起陈慕武的时候,胡适和徐志摩一样眼带笑意,为什么邀请会被拒绝呢?

难道有没有陈慕武亲笔信,导致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吗?

很快,接下来要拜访的那个人就会告诉施汝为,他的猜想不正确。

就算有陈慕武的亲笔信,该拒绝的人还是会拒绝。

从胡适的家中离开,施汝为下一个要拜访的地点,是上海横浜路三十五弄的景云里。

这里住着刚刚放弃教职离开广州,搬到上海不久的鲁迅。

对于陈慕武效仿十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在斯德哥尔摩办了一所用来教授中国留学生先进科学知识的学校这种举动,鲁迅很是赞同。

但是对于陈慕武邀请他去瑞典当老师的这个邀请,鲁迅只是笑着对施汝为说了抱歉。

“我这就去给陈博士写封信,对他热情的邀请说声抱歉,我目前在上海实在是走不开。而且我也不是什么汉学大师,更没有能力去出国教外国人。”

鲁迅很赞成陈慕武在斯德哥尔摩教国人留学生科学,并不代表他对王子学院完全赞同。

对于教外国人汉学这件事,他在心里面是有些反感的。

幸而陈家和他们周家的关系不错,而且陈慕武也是真心实意地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很上心,再加上鲁迅这个时候正忙着和梁实秋在报纸上针对“第三种人”展开骂战,所以他才没有把自己内心中对陈慕武的一丝不快表现给施汝为。

还有就是到了上海的鲁迅,刚刚开始和许广平在一起同居。

而且就算没有许广平,陈慕武估计他也不会千里迢迢地离开国内去斯德哥尔摩,给鲁迅写亲笔信的用意也不在于此。

陈慕武在信中着重介绍了一下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他还特意在心中留下了一条后路,说假使以后鲁迅遇到了好的汉学老师人选,都可以介绍到瑞典来。

这些人只需要拿着鲁迅的亲笔信,去到瑞典在上海的驻华总领事馆,那里自然有人安排他们赴斯德哥尔摩的相关事宜。

陈慕武在信中留下这段话,并不是毫无目的地客套,而是期待日后这则信息能起到大的作用。

就算国内现在已经改朝换代,推翻了反动落后的北洋政府,但换上来的南京政府,也不过同样也是一个反动落后的政权而已。

未来鲁迅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同学,甚至包括鲁迅本人,都受到过国民政府的通缉,更有甚者,还都惨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与其让这些人东躲西藏,被抓捕之后英勇就义,还不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来斯德哥尔摩躲上两年最好,不能的话也能进入到瑞典驻华大使馆,让国民政府不能贸然进去抓人,否则一不留神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外交事件。

陈慕武只希望鲁迅能够看懂他在信中特意写下这番话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将来这几句话能派上大用场。

当然,他更希望这几句话派不上用场,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

施汝为在上海拜访了不少陈慕武名单上的人,但终究都是答应的人少,不答应的人多。

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只能离开上海,踏上北上南京、天侓、北平、奉天等地的旅途。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