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洛阳,尚书台。
自汉代以来,尚书台就是帝国行政的中枢。尚书台的负责人唤作尚书令,乃是一等一的重臣。
荀彧帮曹操协理天下的时候,坐的就是尚书令的位子。
而此时,尚书令陈矫却坐在厅内下首。坐居上位的,是两位辅政大臣司马懿和陈群。
陈矫用手指不耐烦的敲着几案:“仲达公,明日朝会我等自会见到陛下,何须今日问他刘晔呢?”
司马懿笑着说:“尚书令且耐心些,我已派人去请了,片刻就到。”
陈群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尚书仆射王思、吏部尚书卫臻互相对视一眼,也未回应。
脚步声由远及近,众人向外看去,来人正是侍中刘晔。
司马懿先站了起来,向门口迎去。其余数人或前或后也纷纷起身。
司马懿笑着说道:“子扬公,我等已经在尚书台等候你半日了。”
刘晔苦笑着拱手:“仲达公,唤在下名字即可,刘晔哪里当得起一个‘公’字。各位在尚书台等候刘晔所为何事啊?”
司马懿道:“子扬,听闻你被陛下单独召见,我等可是羡慕的很啊。”
相比于司马懿在说客套话,为人一向沉稳的陈群,反倒直接提起了问题。
“子扬,敢问陛下何人啊?”
这个问题很直接,也很尖锐。
今日曹睿召刘晔入宫,一方面因为刘晔是侍中,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本就是刘晔的工作。
另一方面,刘晔久随曹操、曹丕左右,对曹睿的祖父和父亲,了解的事情也更多些。
而尚书台的各位大臣,司马懿也好、陈群也好,每日都有数不清的政务要做。
职位虽然更高,论起和曹丕接触的密度,倒比侍中这类随侍皇帝左右的官员要低起很多。
连刘晔都不熟悉曹睿,司马懿、陈群就更不熟悉了。
刘晔心里一阵警觉。朝堂之上总是暗流涌动,更何况此时正值新帝登基。
若刘晔把自己和皇帝交谈的内容泄露出去,定会徒惹祸端。
若一个字不说,显然会得罪尚书台的几位大员。若说,就定要好好思量一番。
司马懿见刘晔还在沉默,转身对着身后的吏部尚书卫臻说道。
“公振,陛下在东宫之时,你曾多次与陛下讨论经典,算是外臣里与陛下最相熟的。”
“之前我们问你陛下的情况,你总是不肯吐露半个字,今日子扬也与陛下面谈过了,你要不要也说一说?”
卫臻面无表情的看向司马懿,本就严谨的脸上愈加面瘫了。尚书台有六曹、由六位尚书分管,而卫臻此时就是吏部曹尚书。
“仲达公,先帝曾问过在下同样的问题。”
“当时在下对先帝说,平原侯明理有德,并无更多言语。今日仲达公再问卫臻,卫臻依旧是这四个字,陛下明理有德。”
陈群捋了捋颌下的长须:“陛下自然明理有德。”随即眼神直直的看向刘晔。
刘晔何等聪明,此刻的情势已经很明显了。
此地共有五人:辅政大臣司马懿和陈群、尚书令陈矫、尚书仆射王思和吏部尚书卫臻。
陈矫和王思算是凑数的,讨论陛下时多两个大臣在,又在尚书台的大堂里,因此算是公事,并不算是私下议论皇帝。
卫臻曾在数年前,在东宫教导曹睿学习经典,几乎是曹睿的半个老师。有卫臻在此,算是对皇帝坦诚无隐。
关键人物就是司马懿和陈群。
众人聚集在尚书台,等了刘晔两个时辰,显然就是两位辅政大臣司马懿和陈群二人,想要在明天朝会之前,多一些对曹睿的了解。
想到这里,刘晔已经知道如何应对。思索片刻,刘晔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
“陛下汉孝文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刘晔随即向几人连连拱手。
“言至于此,刘晔先行告退。”刘晔说罢转身,快步走出了大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