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像他这间铺子开起来,他莫名的,感觉心都宽敞了,少了许多狭隘想法。
今晚都在铺子里吃,三家人聚过来,一下坐三圈,还把方桌搬到屋里。
全是吃粉吃面,加上各自喜欢的汤。黎峰饭量大,这之外,还要再吃两个馒头。
外头有风,他们关上了窗户,下了门帘,屋里几盏灯笼亮起,里面暖烘烘的。
门外有客人经过,听见屋里说着这个汤好喝、那个汤好卖,回头看一眼,才发现这间铺子还开着门。
驻足停留片刻,听他们继续说着什么汤是什么炖法,怎样料理食材,又用什么火来煨炖,炖多久是最鲜的,再谈谈滋味如何,客人都怎么说的……
这些声音多而杂,愉悦之情从帘缝里漏出来,一起传出来的,还有些汤的鲜香。
他们微微挑眉,左右看看,决定进屋尝一尝。
屋里是家人吃饭,晚上就这几个客人,陆柳看他们愿意挤着坐,便请他们吃了杂菌汤面。
一碗汤面上桌,热气升腾。手擀面劲道弹牙,杂菌汤汤鲜味美。气温初降的秋夜,他们在这间满是烟火味的小食铺里,吃得饱饱暖暖的。
家的温暖让人放松,陆柳在这个气氛里,找到了些感觉。
他知道他这间小食铺的定位是什么了。定下卖什么之后,也要给客人家的感觉。
外地游学的学子,都会想家的。
第173章赏月喝饱了,酒从眼睛里流出来了。……
新店开张后的第一个节气是中秋,陆柳想营造家的感觉,提前几天在家准备,让赵佩兰帮着写了许多灯谜,有重复的也行,他们卷起来,拿细麻绳系上,挂成一串,放到店里。
店里地方小,灯都是悬梁挂着的。一排有三个中号的圆灯笼。每个灯笼上只有一个字,凑出“吃得饱”的招牌。
这些灯谜,陆柳做了六串。上面不用挂,只挂在尾端,客人伸手就能拿到。一起有六十个灯谜。
中秋放假,留在书院的书生不会很多。越是过节,他们这里的生意越差。
今年是第一年开张,陆柳不知道会差到什么程度,想着先准备六十个灯谜,不够用就把旧灯谜绑上去,重复用。
灯谜都挺简单的,答对了灯谜,他就送一块月饼吃。
他们算过成本,进门消费的食客才让答灯谜,按照之前的人均消费来算,中秋这天,每位客人都送一枚月饼,他们还能挣个一两文钱。以六十人来算,也能有个六十到一百二十文钱的收入。忙个热闹。
到中秋这天,早饭生意不咋样。零星一些客人买了吃食,包子到中午还在继续卖。
陆柳坐在窗后,觉着这样干等着不是事,便跟顺哥儿说了一声,回家拿了一刀纸,再找出裁纸刀和针线,到铺子里裁纸。他想做个本子。
顺哥儿坐过来,看得疑惑,问他:“是做账本吗?我们不是有账本吗?”
陆柳摇头,“不是做账本,是做生意记录本。”
他跟顺哥儿解释,“这间铺子跟寨子里的小铺子不一样,那时候卖些米面粮油,都能保存很久,我们进货就行了。现在卖吃的,还都是现做的,每天有定量,什么时候多做一些,什么时候少做一些,我们都不知道。今年才来府城的,什么都要摸索着来,全靠脑子记,不知明年会不会记混。我想写下来,记简单点,当天汤羹几种,各有几罐,粉面都做了几斤,卖出去多少碗。再是包子馒头的数量。等来年,我们照着日子,翻翻看,就知道要备多少了。”
顺哥儿说:“到时候生意更好了呢?”
陆柳说:“生意好,我们看得见,就不需要翻开旧年的本子了。而且我们的食铺很小,生意再好,客人就那些。”
陆柳先裁出书本大的纸张,拿来笔墨,往上写些他要记的东西。
比如今天的,有鱼汤一锅、杂菌汤一锅、鸡汤一罐、排骨汤一罐。其中鸡汤是两个小瓦罐,各是半只鸡。
小包子五十个,花卷三十个,馒头没做。他弄了超级小馒头,家里赶工,做了十罐放着,卖多少,补多少。咸鸭蛋是用坛子装着的,开业时清了很多,余下四十多个。
再有炒面粉八斤,这都是半斤装,放在纸包里。还有鸡蛋饼,鸡蛋饼每天是做十五张。炒了一坛子菌子肉丁酱来做配料,一文文的记账。
粉条粉丝是去外面买的,面条是自家擀的。店里存量是各十斤。
陆柳把这些写出来,仔细看看,又重新誊录。
像超级小馒头、咸鸭蛋、炒面粉等食物,他只需要记卖出去多少就行了。余下现做的东西,才写当天做了多少。
重新写了一遍,陆柳在顶上写了年份日子,又琢磨着他以前都是什么时候出门。
赶集会去,那时候人多,好讲价,自家的东西也能拿出去卖。家里缺东西也会出门,要挑个晴天。天气不好,没谁会出门的。
夏季的时候也是,宁可天不亮就赶路,也不会选在雨天。陆柳就又在上面记下了天气。
他在山寨里开过铺子,那时候家里还在收山菌,铺子里卖的东西也多,他记账的经验还算丰富,这些记完,他拿笔在旁边比划,悬笔在各项食物后面,写下卖出多少、剩余多少。
为了方便看,陆柳画了个小分隔符。他知道每一样是什么就行,不用再列标题。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