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升官发财(第2页)

“不敢当,多谢贵人。”知命给了秾芳眼神,秾芳立刻将赏银荷包奉上。

“承蒙您多照顾,小小心意请公公和小子们喝茶,请务必收下。”

内侍官捏着沉甸甸的荷包谦卑的回礼:“您客气着呢!”转身潇洒的带着几个黄门摆着衣裙就出去了。

宋朝的翰林院可是正经八百的官署,且隶属内侍省。宋翰林院的职能和唐差不多,司掌图画、弈棋、琴院等专供内廷娱乐的供奉,负责人是勾当官,由内侍押班或者都知充当,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院。“内侍”是天子近臣,最早由勋贵子弟充当的皇帝侍从人员。因此级别高的内侍都要被尊称一声“中贵人”。《宋史·职官六·入内内侍省、内侍省》记载,宋代的内侍划分主要有两大部门,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按照等级的划分“二省都有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比如多宝、多福、多吉这样最低等级孩子便是内侍小黄门。

所以今天这位亲自来送冰的,可得罪不起。

得了御赐的冰,图画院上下似乎都清凉了许多。知命让秾芳和翠萼做了些酸梅汁用冰镇了,分别送去给了夫子们和其他画院同僚师兄弟们。她自己调了的酸梅汁里面别出心裁的加了紫苏叶和少许薄荷调味,味道竟然出奇的好。靠冰镇酸梅汁,知命平日里积攒了很多路人缘,收获图画院上下了一大波好感。

知命让秾芳收好赏赐,一路小心的带回寝室。官家竟然赏了她一刀四尺澄心堂纸,另有元书纸十刀、奇秀纸十刀、素绢十匹。这份荣宠真是羡煞旁人。元书纸和素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名贵,但也属翰林图画院常规操作,奇秀宣纸薄如蝉翼白如雪,抖似丝绸不闻声,算是名贵。唯独这澄心堂纸过分贵重。她大手笔分享给了画院众师兄弟,自己只留了10张。夜深秉烛,知命看着这澄心堂纸若有所思。这纸据传是南唐后主李煜所造,为了造出顶级的纸,李煜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高手,云集京城,研制各种造纸配方。为此,他还将澄心堂让出来,作为贮纸之所。经过几年的琢磨,澄心堂纸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澄心堂纸”问世了。以浆白如玉,光而不滑,轻如毫毛,收而不折,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著称;因藏于澄心堂而得名,被评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后来清廷内府“如意馆”,也仿制过澄心堂纸。

仔细用皂洗了手,确保手心手掌无汗液,去触摸了一下这个纸。这澄心堂纸的原料为楮皮,制作过程中运用了涂布、砑光等加工技术,果真看着厚实又坚硬,世称“薄如竹纸、韧如皮纸,色如霜雪、寿如松柏”;手里传来的触感告诉她,这纸果然:薄、滑、白、韧。不知道画上画,手感会怎样?当年李煜还活着的时候,这纸就百金难求,现在价值更贵重了,官家却一下子送她十张。她没有官家那么有才,根本不舍得在这么昂贵的纸上写诗作画。以后也得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小心看护才是。

李煜将“澄心堂纸”视若珍宝,仅在奖赏有功大臣时才会赐出一些,所以传世极少。后来,南唐国灭,宋朝统一了中国,宋朝皇帝们就获得了李后主当年特别定制的澄心堂纸,据传宋徽宗的名画《柳鸦芦雁图》就是用的澄心堂纸,可见其珍贵。

“好想抱着这卷纸睡觉啊!”她用力吸了吸纸的味道暗想。“又或者卖的话,应该能卖不少钱?”

第二日上课,崔白悄悄跟她打小报告:“知命,以后你别再当滥好人了,昨晚你送杨世贤的澄心堂纸被他扔了。”

“你怎么知道?”知命心疼的心跳都慢了半拍。

“和他同住的丁阳大嘴巴说的,他说你炫耀,他自己也能挣来,不需要你施舍。哎我说,你以后把他的那份直接给我,我肯定领你的情。”

最后拍了拍知命胳膊,安慰她“你就当不知道哈!别说是我说的。”

知命环顾四周,课堂里莫名其妙少了好几个人。一打听,回老家种地去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翰林图画院一年里有两次农忙假,春播假和秋获假。那些杂流上来的画学生们如果老家有农忙需要,可以在这段时间回家帮忙,忙完了再回来。这里面唯独靠自己努力升入图画院的杂流画学生可以放假,立夏时候回去下地插秧耕种,秋天了再回老家晒晒稻谷、赶赶鸡鸭。来回路费图画院还有额外补贴。据说是皇帝亲自奏批这一条文。不得不说,这个小假期,真是人情化到极点。也让知命感叹,后世只知道徽宗是个书画高手、亡国皇帝,但他骨子里还是有安民天下、家国永安的理想的,不然也不会想到这么周道细致的地方去。

只是,大嘴巴崔白向知命努努嘴,朝着教室角落看去:“诶!跟你说个新鲜事哈!那个卜仲遥,杂流上来的,他居然没有回老家去,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算家里小康,回去溜达溜达玩一圈也好呀!哪像咱们几个,士流或者保荐都没这个机会出去玩。”

知命看了看弓着背、正在全神贯注赋色的卜仲遥背影没有说话。卜仲遥算是画院里最吃力的一个,当初勉勉强强考上来,学习全靠死记硬背,连朱渐夫子那么习惯于委婉不得罪人的人,都对他连连摇头。没有回老家或许是想弯道超车,多学一点吧?

第三日休沐日,知命早上迫不及待的就去龙图阁,一偿心愿——看《清明上河图》。

传世名家名作千千万,唯有张择端人见人爱。

尽管已经深呼吸做好了准备,当千年前的画卷徐徐展开于眼前,知命还是心脏扑通扑通仿佛要跳出嗓子眼。摸出袖子里的手帕擦擦手汗。执事与童子将那画卷摊开在长桌之上。任知命自由欣赏。原来的绢本几乎没有尘垢色与氧化暗沉,很多细节也都一一映入眼帘。

画家韩琦曾说:观画之术,唯通真而己。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土也,非真即下。

大宋文明之吉光片羽就在这方寸之间了。

从卷首驮炭的驴队到卷中那举世无双的虹桥,再到城门内外的繁华,知命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没有了后世诸多收藏者们乱七八糟的落款、印章,整幅图显得格外整洁有序。

最重要的是,后世看到的版本是到城门里面一点点就戛然而止的画面,竟然是不完整的。亲眼看到了《清明上河图》城门里那继续的繁花似锦的城市生活。知命的心情五味杂陈:“所以后来发生了什么?有人故意把这么精彩一段剪裁了下来是出于什么目的?那城市里的这一段后来又去了哪里呢?后世的史料里这一段是完全空白的,无人知晓,仿佛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一段画面。”

“赵祗侯,可是有什么不妥?”执事小心翼翼的问。

“并未,并未,学生只是感叹张夫子妙笔。另外,执事可知晓为何张夫子画了不少乞丐,这么不怎么体面景象画出来,官家也不生气?”

执事笑笑:“赵祗侯有所不知,官家曾亲自颁了‘惠养乞丐法’,用意就是政府给贫民、流浪乞丐发放米钱,‘居养法’则是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流浪乞丐。通常从冬月初开始赈济或收养,至次年二月底遣散,或三月底结束赈济。张夫子画的是清明时节的东京,这时天气已转暖,衙门应该结束了对流浪乞丐的收容救济。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三四个月,寒冬季节,大雪漫漫,按照我朝律法,朝廷设立的福利救济机构有义务收养、赈济流浪乞丐,以免他们饥寒交迫,横死街头。”知命回过头来慢想,人口流动急剧,而且宋政府对人口流动几乎不设限制,城市里出现大量流浪乞丐,也是不必意外的事情。

再往前看,一处望火楼是前世去博物馆看《清明上河图》里面没有的,只见这望火楼由砖石结构的台基,四根巨小柱与顶端的望亭三部分组成,是塔状的建筑物。

“执事,学生还有一处不明白。您来看这里,这望大楼已摆上供休闲用的桌凳,楼下无一人守望,传报火警的快马不知何处?这也是东京城如常所见之景吗?”

“防火队俸禄本就不多,去岁起官家减了他们补贴,所以有些防火队队员为了谋生计就在空闲里私下做做其他营生也是有的。祗侯别再问了。”

知命咋舌:东京城表面平和繁华,暗地松散懈怠,偌大的一座城市消防设施就这样荒废瓦解,再联想到之前的汴河堤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果真亡于安逸。要哪天真来了一场弥天大火可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