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2章这才是他们要的与士大夫共天下
薛宝琴心头一动,连声问道:“皇上,要是依你之见,郭勋当如何审时度势?”
朱翊钧笑着答道:“郭勋最大的功绩,在于大礼议时,及时站在了皇爷爷这边。
嘉靖初年,郭勋、还有上任镇远侯顾仕隆,以及当代成国公朱希忠祖父朱辅等勋贵,执掌十二团营和两官厅,稳住了局势。皇爷爷才能取得大礼议的成功。
郭勋持功自傲,不知进退,不明白天时已过,当要谨慎行事.故而有此祸。”
薛宝琴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翊钧,觉得皇上此话颇有深意,似乎在点自己。
从嘉靖初年勋贵之事,薛宝琴想到了去年皇上处置勋贵之事。
皇上从隆庆元年开始秉理国政,先是收拾了宗室,而后又收拾了以江南为的文官士林,最大的倚仗就是武将和军队的忠诚。
勋贵在其中也挥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皇上一直拖到万历二年才动手收拾勋贵。
真要论起来,跟世宗皇帝当初的手段是一脉相传。
只是皇上似乎更高明些,做得也更加有章法。所以朝野上下才会说皇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朱翊钧看着薛宝琴。
她目光闪动,如彩星流溢。若有所思,应该对自己的话都听进去了。
自从宋贵妃生下皇长子,后续皇二子、皇三子6续出世,朱翊钧到瑶华宫陪伴薛宝琴的时间反而更多了。
自己举止不乱,下面的人心才不会长草。
这些陪伴日子,朱翊钧时常说一些国事,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皇后,把自己的治国理念,传递给她。
当然是别有用意。
朱翊钧继续说道。
“说回到李福达案。
当时郭勋正是得意之时,权势熏天。拿钱办事,于是顺手写了这么一封信给到马录。
马录原本就恼怒郭勋在大礼议上‘助纣为虐’,接到信后欣喜如狂,可算抓到你小子的把柄了。
即日上书弹劾郭勋,‘求讨书信者,即是知情;党类受嘱者,意图贿赂’。
马录一开炮,憋了一肚子火的文官们纷纷跟上,炮轰郭勋。更有甚者,因为郭勋插手此案,这些文官就认为已经结案的此案有猫腻,是大冤案。”
薛宝琴也微微叹了口气。
在朱翊钧身边待得久了,她也认识到那些文官士子们的真面目。
说好听点是心中的大义公理高于一切。
说难听点就是天下最自私的一群人。
嘴里喊着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可实际上为了大义公理可以不顾社稷安危,必要时可以苦一苦百姓。
再追究根源,这些大义公理能让他们名利双收
朱翊钧冷笑几声,继续说道:“京里的御史清流们在上疏里写道,‘张寅,天下皆知其为李五;李五,天下皆知其为谋反人也。乞将张寅置之重典,郭勋解其兵柄。’
这些言官清流,各个都是神人,一没有看卷宗,二没参与审案,就一口咬定张寅是李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