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科考舞弊案(第1页)

唐高宗龙朔三年的春天,也就是公元663年的四月,右史董思恭与考功员外郎权原崇并肩站在了科举考试的大堂之上,他们共同肩负着主持这一盛事的重任。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原崇的身影却如同一个模糊的剪影,他的文献资料稀少得可怜,每当他的名字被提及,总是与董思恭如影随形。相比之下,董思恭的资料则更为丰富,他的诗才横溢,才华出众。

董思恭,这位来自苏州的才子,他的诗才和才华都让人赞叹不已。然而,他为人却有些轻佻,仗着自己身为皇帝近臣的身份,行事常常缺乏深思熟虑。这一次,他与权原崇一同主持科举,虽然两人的官职相当,但董思恭的人脉广泛,他既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又是中书令许敬宗的好友,更是皇帝的书记官,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谈。

因此,权原崇在董思恭面前显得颇为卑微,他事事听从董思恭的安排,唯董思恭马首是瞻。在科举考试期间,权原崇就如同一个无足轻重的摆设,无论大小事务都听从董思恭的决策,处处都让着他。这种局面让人们对这场科举考试充满了期待和疑惑,不知道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秘密。

人的脾气,往往是被周围人的纵容给惯出来的。而董思恭这个人,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本分。他觉得自己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可以大干一场,可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竟然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借机敛财,甚至胆敢出卖科考的考题。

科考,那是为国家选拔官员的庄严之事,而考题更是国家的机密。董思恭出卖考题,岂不是等同于背叛国家,出卖机密?想想我们现代的高考,考试前监考老师都会拿着密封完好的试卷,让考生们一一检查,确保试题的完整性和公正性。

董思恭却胆大妄为,他玩火自焚,竟然搞出了唐朝科考史上的第一起舞弊大案——龙朔科考案。有句老话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很多人在犯罪时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能瞒天过海,但最终往往都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他们栽了跟头。董思恭也不例外,他的罪行很快就被人发现了。至于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是谁揭发的,这些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无论如何,董思恭的罪行已经无法掩盖。

关于这次事件,众说纷纭,各种猜测都有,每一种似乎都合情合理,甚至闹事的举子也并非没有可能。要知道,唐朝的科举考试种类繁多,明经科、进士科等等,其中进士科尤为热门,是众多士子梦寐以求的仕途之路。然而,据史书记载,那一年的进士科竟然被取消了,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这起震惊朝野的作弊案。

这起事件在唐朝开国以来尚属首次,对高宗皇帝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科举,本是选拔贤能、为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若让那些不学无术、只会投机取巧之辈混入官场,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动摇国家的根本。那么,高宗皇帝会如何处置这起作弊案的主犯董思恭呢?

高宗皇帝震怒之下,下令由三司衙门负责审理此案,务必一查到底。这“三司”在唐代可是专门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的机构,由御史大夫、中书省、门下省三个部门组成。皇帝既然下了命令,那就开始吧。然而,随着审理的深入,三司的官员们逐渐发现,这起案件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最终,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用“赃污狼藉”四个字来形容这起案子。这四个字,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董思恭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一无是处。

审理结果呈报高宗皇帝后,他看后勃然大怒,决心从严惩处。高宗皇帝下令只有一个字——杀!他决意将董思恭处以极刑,以此警示众人。行刑地点定在了庄严肃穆的西朝堂。

在行刑前,高宗皇帝召集了所有大臣前来观刑。他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语气沉重地对大臣们说道:“自古以来,皇帝治理天下,都离不开各位大臣的辅佐。我把大权交给你们,是希望我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好这个国家。然而,董思恭却利用职权,出卖进士策问题目,收敛钱财,视法律如无物,其危害之大,实在令人痛心。因此,我决定将他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大臣们听着高宗皇帝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他们知道,这次高宗皇帝是真的怒了,而且他也是在借此机会警告他们,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随后,高宗皇帝又转向董思恭,用一种近乎惋惜的语气说道:“你本是出身寒微,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我本以为你能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恩荣,努力为国家效力。可你却贪婪无度,敢于公然取钱,自触刑网。现在,你必须甘心服死,为天下人树立一个警示的榜样。”

董思恭听着高宗皇帝的话,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无法再挽回。而他的罪行也已经被彻底揭露,无法再掩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的话语虽轻松,但谁又愿意轻易赴死呢?生命如同易耗品,一旦失去,便再也无法找回。董思恭站在生死边缘,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他又该如何自救,才能逃脱这即将到来的厄运?

正所谓“急中生智”,在绝境之中,人的思维往往会异常敏捷。董思恭深知求皇帝已无望,只能依靠自己。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拼命寻找着一线生机。

就在刽子手高高举起大刀,准备挥下的那一刻,董思恭突然高声喊出了两个字——“告变!”这两个字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死寂的空气。刽子手的手顿时僵在了半空,皇帝和大臣们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告变”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董思恭要揭露一场即将发生的政变。他声称有人正在暗中策划谋反,这可是天大的事情,足以让皇帝暂时放下对他的处决,转而追问详情。就这样,董思恭暂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董思恭究竟揭发了谁?史书中并未留下任何记载。这就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当时,武则天已经掌权,“告密”和“谋反”这些政治名词频繁出现,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政治手段。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董思恭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急中生智地编造了这个故事。或许他只是想暂时逃脱一死,然后再寻找其他的机会。

无论真相如何,董思恭的这次“告变”都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他究竟是如何在生死关头自救的?他揭发的又是何人?这些问题或许永远都无法得到解答。但无论如何,董思恭的这次经历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在绝境之中,人的智慧与勇气往往能够创造出奇迹。

《新唐书》中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当时除了董思恭的舞弊案外,还暗流涌动着一桩谋反大案。这桩案子牵涉到了朝中重臣,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右庶子李义府,他被揭发涉嫌谋反。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董思恭的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原本他因舞弊案被判死刑,但在生死关头,他急中生智,以揭发谋反为借口暂时保住了性命。然而,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皇帝决定将他改为流放,将他发配到了遥远的岭南。

在岭南的艰苦环境中,董思恭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不久之后,他便因病离世。他的死,仿佛是对他生前所作所为的一种讽刺和报应。他曾经的机关算尽,最终却误了自己的性命。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拿了总是要还的。

董思恭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典故。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应该忘记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否则,一旦走上歧途,就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热门小说推荐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