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冬月初八,双屿岛贼寇汪顺携大量倭寇犯苏州,安京侯设伏成功,京营副都统杨霖战贼寇于阊门下,斩敌三千,俘两百,追杀至江边。”
“炮舰开火,正中贼船,贼船大火,汪顺自刎而死。”
“冬月初九,安京侯于定海卫屯兵一月,黑袍渡海,日暮战倭寇于双屿岛,斩获头颅两千,俘三千人,已押送入京。安京侯麾下新军,无人阵亡。”
读到无人阵亡这一句,安景钟的语气都不禁颤了颤。
他已经在丞相这个位置上坐得够久了,可还从来没听过阵亡人数为零的大胜,更何况是素有恶名的倭寇。
大昌对倭寇,本来就鲜有胜仗,这彻头彻尾的大胜,简直是神迹。
难不成岳凌手下的兵,都是天兵天将,有三头六臂?
不仅仅是安景钟有这个疑问,更是整个朝堂哗然一片。
武将震惊于岳凌的领兵能力愈纯熟,竟然能够达到战胜的同时,控制伤亡,如今战场上岳凌的能为,恐怕要出他们的想像。
不过,武将之中也并不都是和岳凌一条心的人,也不乏有人质疑战报的真实性。
北静郡王府水溶,身后聚拢了一批未在北蛮之祸中获利的四王八公家子弟,止不住的非议着这份战报。
水溶眉间一挑,暗暗握拳,与身后人传话道:“质疑战报是文官的事,你们急什么?”
众人见水溶脸色不善,尽皆噤声。
文官们当然震惊的无以复加了,虽然他们不上战场,可也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这么大的胜仗,怎么可能没有伤亡。
就算你是杀良冒功,也不敢这样报功劳吧?
立即有御史站出来道:“恳请陛下遣人核查安京侯战报是否属实,阵亡零人,实在骇人听闻。”
隆祐帝却是满面春风,他根本不信岳凌会在战报中藏有猫腻。
而且岳凌不是傻子,如果不是真的无人阵亡,他敢这么写,不是在等着别人质疑?
所以在隆祐帝看来,这战报千真万确。
有人质疑,是常情,隆祐帝也不介怀,笑着捋了捋短须,道:“好,无人阵亡是朕都不曾达到的功绩,按理也该验一验。”
“孙爱卿,既然是你提出来的,便由你去查一查吧。”
目光重新落在安景钟身上,“安爱卿,你可还没读完呢。”
殿上为之一静,原来这战报还没结尾。
众官员目光灼灼的望着身型愈佝偻的安景钟,却看出了几分寂寥之情。
安景钟没有继续读下去,而是双手往上一托,悲声道:“赵德庸是老臣的学生,他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叛国通敌,自是死不足惜,老臣也不能置身事外,臣乞骸骨。”
苍劲的声音,却是那么悲痛,似是老年杜鹃最后的几声啼鸣。
安相固然有他的不对,前朝时期,他固执,抗辩,是为直臣的典范。待年长之后,却成了庆元帝和百官的调和剂,梳理着君臣矛盾。
待新君上任之后,也起到了一定维稳的作用,但门下出了个不肖门生,是无法幸免脱罪的。
隆祐帝微微颔,夏守忠将战报取回,由他亲自宣读完之后的内容。
“朕来读吧。”
“冬月十一,赵德庸与倭寇勾结,约定在宁波府携家眷乘船出逃。安京侯东进追击,炮轰倭国战舰,将其拦下。”
“事后,倭国签订条约,干涉大昌国事,率先箭挑起争端,赔偿白银五百万两……”
百官震颤。
隆祐帝放下战报,如鹰隼般锐利的双眸,聚在安景钟身上,“安相于国有功,门生不忠,非是安相不忠,乞骸骨朕同意了……”
(本章完)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