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玻尔这位神仙在三七年访华讲学之后,就对在参观道观时看到的那个圆形的太极图着了迷。
他认为这个图像正好暗含了自己在量子力学中提出来的互补原理,这正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重要基石。
之后,玻尔因为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被丹麦王室册封为骑象勋爵。
在他为自己家族设计的纹章里,玻尔把其中最显著的位置,留给了一个半黑半红的太极图。
所以在给玻尔的回信里,陈慕武玩心大发。
他在简单介绍了打算用电子衍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电子波动理论之后,就开始了“胡编乱造”的扯淡行为。
陈慕武洋洋洒洒地打了好几张纸,从伏羲到文王到孔子再到周敦颐,详细介绍了太极是什么东西。
他甚至还拿起圆规,在信纸上画了一个负阴抱阳的太极图,接着又重点讲了讲,自己是如何从传承几千年的太极图中,“获得”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灵感,并最终“得到启发”,认为不论是光子还是电子,甚至万事万物都是“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这个观点的。
陈慕武的这套鬼扯至极的民科说法,如果是换做旁人听了,肯定会是撇撇嘴不屑一顾。
但他觉得对面收信的人是玻尔,说不定还真的有可能给他带来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即使现在还没能蒙骗得了他,可也会在玻尔心里留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
陈慕武这篇关于电子波动性的论文在《物理学年鉴》期刊上发表之后,在物理学界溅起的浪花,一点都不比之前他用光的粒子性来解释伽马射线散射问题时的小。
最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们,也有些渐渐接受了这个动不动就提出来一个惊世骇俗观点的陈慕武。
说到底,物理学毕竟还是一门是实验的科学。
虽然之前陈慕武提出来的观点,有时候的确很难让人接受,但事后证明,他的观点却总能和实验结果验证得恰到好处。
只不过这一次……
电子是一种波?
电子怎么可能是一种波!
大部分物理学家都和卢瑟福一样,觉得陈慕武的这个猜想,实在是太牵强了一些。
有的人甚至还“找到”了,陈慕武前后理论的自相矛盾之处。
因为把伽马射线当成一种电磁波,无法解释其散射实验的结论,所以陈慕武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很明确地把光和电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看成是光子和电子两枚粒子之间发生的非弹性碰撞。
电子在陈散射理论中,完全就是作为粒子出现的。
而现在,陈慕武又说电子是一种波,那么回到伽马射线散射当中后,他的非弹性碰撞理论,就又解释不通了。
既然光是波,电子是粒子的时候,这两者不能发生非弹性碰撞,那么这次换做光是粒子,而电子是波,这两者之间的非弹性碰撞,怎么发生的?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当然,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完全就是无理取闹,因为陈慕武在这篇论文中明确提出了,电子具有“既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的二元性,而并不是非黑即白,说电子不是一种粒子,而是一种波。
冲在最前面的依然是玻尔。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